每月彙整

廢古蹟不如廢污名(吳若瑩、蕭怡婷)

大同區雙連里里長洪振恒在本月18日市政座談中,當面向柯文哲提出「日日春協會退出文萌樓及廢除古蹟」的訴求,要將公娼抗爭運動歷史與日日春協會一併從社區中清除。洪里長在這段期間內,大力募集居民連署,希望以周邊居民的民意壓力,排除「妓女戶古蹟」的阻礙,來加速都更進行。
古蹟保存與都市開發之間的拉鋸,是所有保存運動的最大挑戰。許多古蹟在指定之前就會莫名失火,或是地主趁指定公告前,連夜開挖土機將古蹟破壞。甚至即便古蹟都已指定了,也可能為了配合開發而移位支解。

形塑社教重要空間

洪里長提出「廢妓運古蹟」的訴求,考驗的是以「改變台北,從文化開始」為理念的柯文哲市長,如何面對弱勢文化資產、尖銳的娼妓議題與都市再發展的三重挑戰。
1997年的「公娼抗爭」風起雲湧,讓我們第一次看到「賺吃查某」勇於站出來突破污名的韌性與尊嚴,更看到她們對家庭、社會的承擔與付出。文萌樓的指定理由,明白寫著「作為反廢娼運動基地」的無形文化價值。
「查某間」透過妓權運動與古蹟指定,讓社會大眾得以藉此理解底層的勞動處境,成為社會教育的重要空間。來到文萌樓,可以聽到前公娼娓娓道出她的生命故事:為何進到這一行?怎麼面對歧視?怎麼跟別人說自己的工作?又如何因抗爭而改變?別人眼中的瘡疤如何成為與他人分享的動力?性工作者與古蹟同在,這就是古蹟的活保存,也是文萌樓古蹟何以獨步世界。所以,真正該廢的,絕不是古蹟,而是社會上的污名歧視與試圖抹煞歷史的土地炒作!

保存發展互利共生

關鍵在於開放溝通,歷史保存應與都市發展互利共生。里長的動作,有機會讓更多社會大眾一起來討論古蹟的存廢,其實是好事。台灣當前連性交易都沒有合法空間,妓運古蹟的意義,更要和眾人對話:你怎麼看性?怎麼面對性工作真實地發生在社會當中?
有些居民不願和公娼館古蹟為鄰,寧可廢古蹟推都更,正如仍爭議中的聯開宅議題,住戶拒絕社會住宅進駐,擔心拉低房價。
柯文哲雖挾著85萬期待「改變成真」的民意上台,但要推動改革政策或是進步理念時,面對的卻是現實的利益矛盾。像文萌樓這樣的「污名」古蹟,古蹟為何而指定?為了誰指定?又有什麼文化意義?又因為誰的利益而喊廢除?如果不能透過更多的社會對話與集體思辨,促進人民認識異己,煥發出文化資產的價值,那麼,一旦面臨市民的疑慮猜忌,妓運古蹟的處境當然更加風雨飄搖。
妓運古蹟的指定並非柯所言「承擔前朝施政的後果」,面對里長藉由煽動「性恐慌」來夾帶開發利益的此時,就看柯市長有沒有足夠的視野,積極創造文化保存與社區再造的共利,並一起邁向未來!

日日春協會秘書

蘋果日報

Leave a Reply